牛客网–数据库
1、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硬件平台(硬件)、软件平台5个部分构成。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工作。
2、使用%进行查询是全表扫描
3、DBMS提供DML实现对数据的操作。嵌入高级语言中使用的 DML称为交互型。
4、数据库语言
1.数据查询语言DQL
数据查询语言DQL基本结构是由SELECT子句,FROM子句,WHERE子句组成的查询块:
SELECT <字段名表>
FROM <表或视图名>
WHERE <查询条件>
2 .数据操纵语言DML
数据操纵语言DML主要有三种形式:
1) 插入:INSERT
2) 更新:UPDATE
3) 删除:DELETE
3. 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库模式描述语言)
数据定义语言DDL用来创建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表、视图、
索引、同义词、聚簇等如:
CREATE TABLE/VIEW/INDEX/SYN/CLUSTER
表 视图 索引 同义词 簇
DDL操作是隐性提交的!不能rollback
4. 数据控制语言DCL
数据控制语言DCL用来授予或回收访问数据库的某种特权,并控制
数据库操纵事务发生的时间及效果,对数据库实行监视等。如:
1) GRANT:授权。
2) ROLLBACK [WORK] TO [SAVEPOINT]:回退到某一点。
回滚—ROLLBACK
回滚命令使数据库状态回到上次最后提交的状态。其格式为:
SQL>ROLLBACK;
3) COMMIT [WORK]:提交。
在数据库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时,只有当事务在提交到数据
库时才算完成。在事务提交前,只有操作数据库的这个人才能有权看
到所做的事情,别人只有在最后提交完成后才可以看到。
提交数据有三种类型:显式提交、隐式提交及自动提交。
5、数据库中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数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A.数据冗余;
B.并发控制不当;
C.故障或者错误
6、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7、丢失修改:原本两个事务的目的是T1先把A的值加10,A变为58。然后T2把A的值再减2,即A变成56。但是根据题目中的执行顺序,A的值变为48-2=46,即T2的修改覆盖了T1的修改,这种现象叫做丢失修改。
不可重复读: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T1读取数据后,事务T2执行更新操作,使T1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
读”脏”数据:读”脏”数据是指事务T1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T2读取同一数据后,T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消,这时T1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T2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则T2读到的数据就为”脏”数据,即不正确的数据。
8、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⑴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⑵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⑶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⑷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
⑸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⑹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9、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冗余度大的缺陷。